一、DeepSeek掀起工業AI革命
2025年,DeepSeek憑借其AI大模型在全球掀起技術浪潮,從登上新聞聯播到推動美股科技巨頭股價波動,其影響力已延伸至智能制造、能源管理等工業領域。
工控機作為工業智能化的核心硬件,正面臨AI技術賦能的重大機遇,本文將結合DeepSeek的技術趨勢與工業場景,解析工控機市場的升級方向,并探討東田工控如何以硬核實力助力企業實現智能化轉型。
二、DeepSeek技術趨勢
1.低成本推理
DeepSeek-R1模型的推理成本較傳統AI方案更低,中小型制造企業也能負擔AI部署,驅動工業場景的智能化滲透率提升。
工控機需適配輕量化AI算法,支持邊緣計算部署,例如通過多核處理器(如Intel第14代酷睿)實現實時數據處理與模型推理。
2.多模態能力
DeepSeek-V3的多模態理解技術已應用于“數字神經系統”,實現設備數據、圖像、文本的融合分析。
工控機需強化多接口擴展能力(如PCIe 5.0、千兆網口),支持傳感器、視覺系統的同步接入,為數字孿生、預測性維護提供硬件基礎。
3.開放生態
DeepSeek與中控技術合作開發的工業AI平臺,兼容ROS2、TensorRT等開發框架,推動工業軟件與硬件的協同創新。
工控機廠商需構建開放軟硬件生態,如東田工控雙系統工控機,便于客戶二次開發。
三、工控機升級方向
1.算力適配
針對AI推理的高并發需求,東田工控推出搭載i7 8700處理器的嵌入式工控機,集成英偉達4090顯卡,AI算力成倍提升,可滿足視覺質檢、能耗優化等場景實時計算需求。
2.環境適應性
DeepSeek在中東數據中心的應用顯示,高溫、多塵環境對硬件穩定性提出嚴苛挑戰,東田工控機通過寬溫設計(-20~70℃)、抗震結構、三防漆涂覆等,適配冶金、化工等惡劣工業環境。
3.能效優化
結合DeepSeek的能效管理算法,東田工控加大低功耗研發設計,助力綠色工廠建設。
四、企業如何借力工控機實現AI轉型?
1.需求評估:根據生產流程痛點(如設備故障率高、能耗過大)選擇適配的AI模型與硬件配置。
2.漸進式部署:優先在單點場景(如質檢工位)試點,再逐步擴展至全產線。
3.生態協同:聯合軟件開發商與系統集成商,構建“工控機+AI算法+工業軟件”的一體化方案。
五、結語
DeepSeek的技術突破為工業智能化注入新動能,而工控機則是承載AI落地的基石。東田工控將持續為您帶來最新行業資訊,助您了解前沿技術趨勢與選型攻略,如有需求,歡迎聯系下方二維碼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