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擁有廣袤的國土,許多適合耕種的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產出的農作物養活了全國數十億人口。從古代開始我國就一直是農業大國,在近代工業發展之前我國幾千年來一直以男耕女織的模式發展。農業是人類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它為國民經濟其他部門提供糧食、副食品、工業原料、資金和出口物資。
一直以來,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基礎。但如今的鄉村發展在邁向更更快、更好、更智能的同時,也正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年輕勞動力流失等嚴峻形勢。
為了落實解決農業勞動力短缺等實際問題,我國政府開始大力推動農業自動化、智慧農業發展。中共中央、國務院在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意見指出,大力推進數字鄉村建設。通過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農業相結合應用,實現農業機械化和農機裝備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智慧農業發展。
在政府政策扶持,和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深入融合應用到農業領域的背景下,噴藥無人機、農業無人車、智慧農業系統等陸續誕生,并很快投入使用。
無人機主要由飛行平臺(固定翼、直升機、多軸飛行器)、導航飛控、噴灑機構三部分組成。通過地面遙控或導航飛控,機身搭載噴灑裝置或攝像頭、紅外傳感器、通訊組件等智能硬件,可以實現藥劑、種子、粉劑等噴灑作業和農情監測等應用。
與傳統的人工作業方式相比,無人機的主要技術優勢如下:
安全性高——空中作業能避免讓種植者近距離接觸農藥,降低農藥中毒風險;
作業效率高——無人機通過遠程智能操控飛行作業,噴灑效率是傳統人工的多倍;
防治效果好——通過搭載視頻器件等,在噴灑作業的同時可以對農業病蟲害等進行實時監控。
但為滿足無人機戶外作業時的安全穩定運行和視頻器件等多種外設接入需求,必須有專業可靠、擴展性強的主控系統硬件為其提供平臺支撐。考慮到無人機的飛行要求及工作環境,嵌入式工控機無疑是更佳選擇。
東田工控,專注工控機領域14年,擁有許多嵌入式工控主板和嵌入式工控機成品,可滿足農業生產中的無人機對主控系統硬件高可靠性、高擴展性等方面的品質與性能要求。